原標題:他們“不著家”,卻收獲贊聲一片…… 前段時間,全市疫情管控升級,有一群大慶石油人成了“日夜不著家”的人。 為了產量,他們堅守在崗位、生活在單位,收獲了“生產平穩有序運行”,贏得了贊聲一片。 他們是誰?采油五廠第三作業區的干部員工們! 面對疫情和產量的嚴峻形勢,這個作業區立即展開行動,生產、安全、后勤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確保原油生產有序運行。作業區干部員工“日夜不著家”,一直在崗…… 他是日夜在崗的“樞紐站” 采油廠是24小時生產單位,調度員非常重要,像是“樞紐站”,協調各項事宜。 從3月31日到4月20日,第三作業區調度員沈漢臣一個人堅守在調度崗位上,每天接打電話300余個,保證生產秩序。 他的工作千頭萬緒:每天協調工程車、挖溝機等工作車輛,統計兩個聯合站和四個中轉站的油量、液量,統計疫情防控期間14個班組每天在崗人數,登記在崗人員明細并報給食堂方便統一配餐,上傳下達各項通知,協調處理緊急情況……
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電話,他把電話音量調到最大。有兩次,凌晨突然停電,他都第一時間把來電通知發送出去,縮短了油水井停機時間。他不分晝夜,堅守崗位21天。 春天里的“棉工服”真好看 封控管理非常迅速,在崗的第三作業區干部員工都只有一身“裝備”,要么是薄羽絨服,要么是棉工服。天氣日漸轉暖,他們一直在一線守護油水井,這些春日里的“棉工服”,真好看。
4月15日這天,注采308班組巡檢人員發現丁7-28井抽油桿異常。這口井日產量2噸左右,停井就意味著沒產量。 班長趙誠芳立即上報作業區生產指揮中心,建議洗井。 開春土地翻漿,車輛上不去,作業區第一時間協調了鏈軌吊輔助,即便這樣,設備也沒能進去井場。 趙誠芳組織在崗的6名員工,人拉肩扛鋪上8片管排,又用三輪車拉運雜土和碎石鋪墊井場,硬是墊出了100多平方米的可作業井場。他們來不及歇腳,又從井上接出110多米長的管線連到水泥車上,開始洗井。 春風送暖,他們身上的棉工服擋住了春風,也捂出了一身汗。汗流浹背的他們,一心想著快點恢復丁7-28井的產量。 與趙誠芳他們一樣,第三作業區的其他“棉工服”,也一樣看好。 三餐吃好干活有勁兒 “民以食為天。特殊時期,咱們必須保證在崗員工吃飽肚子不想家?!钡谌鳂I區經理郭新文早早就安排食堂保障到位,讓離家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感受到家的溫暖。
綜合管理室人員高成林多方聯系蔬菜批發點、對接超市,精心挑選安全合格的菜品、肉類、米面油和水果等生活物資,全力保障作業區215人吃飽吃好。并且每天兩次對作業區食堂進行消毒和監督檢查。 作業區食堂僅有4名人員在崗,師傅們忙得腳打后腦勺。一名廚師說:“封控管理這些天,食堂準備的飯菜量比之前翻了3倍多。關鍵時期,我們不能掉鏈子,大家吃好了干活才有勁兒?!?/p> 日夜不著家的他們 守護著油水井 保證原油生產不松勁兒 截至目前 第三作業區油井生產時率達到98.5% 較計劃超產1151噸 文字〡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朱麗杰 圖片〡通訊員 李婷 掃一掃,手機打開瀏覽
關鍵詞:采油五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大慶網擁有大慶日報社所屬媒體網上發布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慶網”。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慶網版權所有)”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大慶網”,大慶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鏈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