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預防、打擊、幫助……他們全方位打造“立體保護網”—— 保護未成年人的“檢察力量” 核心提示:近年來,對未成年人實施奸淫、猥褻、強迫未成年少女賣淫等違法犯罪活動頻頻見諸報端,這些案件不僅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家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也給社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12月24日,大慶市檢察機關召開專項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檢察機關近3年來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專項調研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及相關典型案例,呼吁全社會提高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意識,為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構筑安全保護空間,協力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犯罪嫌疑人 以熟人為主 報告顯示,相關犯罪案發時間集中在夜間,在18時到次日6時期間所發生的案件數占比為54.3%,案發地集中在城區,在主城區、縣區發生的案件數占比達68.1%。 從犯罪嫌疑人的特點來看,犯罪嫌疑人以網友、同學、朋友、老師、親戚等熟人為主,占比為52.5%。 從被害人年齡情況來看,呈低齡化,14歲以下未成年被害人占比為61.5%。而且,學生被害人居多,在被侵害的未成年人中,在校生的占比達81%。 造成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離不開以下這幾個方面:犯罪嫌疑人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多為無業人員,自控能力差;監護人普遍未盡到監護職責,由于外出務工或離異等原因,平時無法守護在子女身邊;被害人自我防護意識差,對于性知識普遍缺乏了解,自護能力較差;淫穢信息在未成年群體中傳播迅速,現今信息網絡以及通信手段的快速發展,導致一些互聯網中的淫穢信息在未成年群體中快速傳播,從而對未成年人產生不利誘導。 同時,性侵類犯罪手段形式多樣。 除日常接觸外,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犯罪嫌疑人以網絡為媒介,通過QQ、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等即時平臺工具接觸未成年人,引誘未成年人與其“網戀”,取得未成年人的信息與信任后,通過哄騙、威脅等手段實施犯罪,從而給未成年被害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但是,由于報案不及時、犯罪行為較為隱蔽等原因,造成了相關案件難于被發現。 堅持“零容忍” 全方位的司法保護 記者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得知,近年來,大慶檢察機關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并積極推動加強源頭治理和預防。 其中,在打擊此類犯罪方面:檢察機關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依法從快批捕、從快起訴,提出從嚴從重適用法律的量刑建議;建立健全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辦案機制,對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做到發案即報、立案即報,檢察機關第一時間引導偵查取證,形成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強大合力;不斷加強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訴訟監督,督促各相關部門切實維護涉案未成年人的訴訟權利。 在建立全方位司法保護方面,檢察機關充分發揮“童心圓”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未成年人案件辦理、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等方面的優勢,為未成年人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親職教育、幫扶教育等服務。目前,已在全市100余所幼兒園、中小學同步開通了“檢察機關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統一懸掛牌匾909個,最大化地暢通了信息渠道。 擰成一股繩 合力保護未成年人 同時,大慶市檢察院聯合市公安局、婦女兒童醫院建立了大慶市未成年人“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這也是全省首家建在專業醫院的未成年人保護救助中心,實現了一次性完成對未成年被害人詢問、取證、救助等工作,有效防止辦案對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 聯合司法局、民政局、婦聯等多個部門建立起了法律援助、救助金救助、心理疏導、親子教育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化綜合救助模式,增設了司法救助資金,并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將經濟困難或遭受犯罪侵害陷入困境等原因不能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納入法律援助范圍。 據統計,2018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共向17名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發放救助金16萬元。 還協調市教育局、公安局、團委等32個單位和群團組織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就未檢社會服務、政府購買服務等達成合作共識,并全部列入各部門常態化工作任務,多股勁擰成一股繩,建立了多元化的未成年人保護的聯動機制。 另外,檢察機關以“兩法”修訂為契機,推進強制報告制度落實;對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及民辦學校教職工進行抽查、篩查,加強源頭預防、實現保護關口前移;在全市持續推進法治進校園、檢察開放日等活動。截至目前,已對100余所學校的10萬余名師生、家長開展了未成年人防性侵和自我保護方面的知識普及,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62次,并編制了《未成年人防性侵手冊》《未成年人自護手冊》,已累計發出20000余冊。 檢察機關還通過對發生在旅館、賓館內的案件進行梳理后,“對癥下藥”,充分運用檢察建議來促進、加強相關的社會治理力度。 在當日的發布會上,市檢察機關相關負責人還分別就媒體記者關心的問題逐一進行了解答。 據悉,接下來大慶檢察機關繼續保持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壓態勢,同時嚴懲監護侵害犯罪。 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將通過采取進一步完善“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運行機制、加快推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員信息公開制度建設等方式,多管齊下,合力推進社會綜合治理,鞏固和加強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全方位打造未成年人保護“立體網”。 文/攝 大慶晚報記者 李慧呈 掃一掃,手機打開瀏覽
關鍵詞:保護未成年人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大慶網擁有大慶日報社所屬媒體網上發布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慶網”。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慶網版權所有)”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大慶網”,大慶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鏈接:
|
|